常常聽見很多年輕的父母抱怨寶寶和自己不親,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卻是寸步也不能離。那么,寶寶和父母不親的問題根源究竟在哪里呢?
根據(jù)最近一項調(diào)查顯示,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孩子是由爺爺奶奶這樣的隔輩親人來帶的,另外還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孩子由專職保姆來看護,而父母和孩子接觸的時間大多集中在下班以后和周末時間,這樣短時間的接觸促使孩子和父母之間產(chǎn)生一種疏離感,久而久之,孩子自然就和父母“不親”。針對這種情況,專家告誡我們,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父母的作用是不可小覷的,不能因為工作等問題而忽視親子教育,要學會做以下“三種父母”。
1、學會做愛“教”的父母
人的幸福感最本質(zhì)的來源在于家庭,親子關系是人生中最華美、最豐富的內(nèi)容。然而現(xiàn)在很多家長卻因為工作、應酬等關系,對親子教育無暇顧及,或者只是單純的將孩子的教育問題交付給早教機構,或者干脆將孩子扔給自己的父母,這都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孩子和自己的疏離。眾所周知,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,不僅僅在于讓孩子擁有大量的知識,更重要的在于打造孩子完美的人格,使孩子建立安全感,培養(yǎng)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,遵守規(guī)則,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。這其中包括與人交往和溝通的能力等各個方面,只有家長和孩子之間建立起親密友好的親子關系,才能讓孩子在豐富知識的同時,身心也得到更好的發(fā)展。
2、學會做愛“玩”的父母
早教不僅僅是向孩子傳播知識與方法的單向度的傳授方式,更是父母和孩子之間對話的、感性的教育方式,因此一定要注意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互動,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和父母之間存在的疏離感。親子互動時所做的活動可以依照每個家庭的特色,以及家長觀察寶寶的喜愛活動后決定,如果寶寶愛看電視,那么一些需要父母孩子一起來互動的早教節(jié)目,就最適合你們家的寶寶了。例如嘉頓兒童餅干聯(lián)合嘉佳卡通衛(wèi)視推出全新親子互動欄目《嘉頓兒童餅干親子樂園》,該欄目專程邀請了臺灣的兒童節(jié)目制作總監(jiān)親身為其打造,從親子互動角度出發(fā)去設計內(nèi)容,包括了“親子律動操”和“親子互動游戲”這些親子互動欄目,在互動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骨骼發(fā)育,還能引導性地開發(fā)孩子的智力,更重要的是,寶寶可以體驗到和父母一起“玩”的快樂,體會到父母的重要性,從而真正的和父母建立親密的互動關系。不用帶寶寶去上“早教班”,在家花很短的時間也能對寶寶進行有趣的早教,同時也是一種輕松有趣的親子育兒方式。
其次,在對孩子進行親子教育的時候,一定要注意所選擇的早教節(jié)目是否適合自己寶寶的年齡,所呈現(xiàn)的內(nèi)容是否多樣化。之所以要求“適齡化”,是因為寶寶在不同的年齡階段,需要有不同的內(nèi)容來滿足日益發(fā)展的智力水平,這樣才會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足夠的挑戰(zhàn)所帶來的樂趣,才會有興趣和父母一起學習。多樣化的內(nèi)容則可以更好的調(diào)動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,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豐富的樂趣。
3、學會做愛“聽”的父母
好的親子關系有一個重要的表現(xiàn),就是親子之間能實現(xiàn)良好有效的溝通。孩子遇到什么問題會向父母說,而不是面對父母的詢問采取“關門”主義。這要求家長學會傾聽,做“聽話”的父母。
在傳統(tǒng)的家庭教育中,一般的家庭都過于重視教育的正確性,往往是父母在說,在告訴孩子什么什么事該怎么怎么做。但當家長在說教的時候,孩子是否真的聽進去了?這種交流是不是真的有效?事實證明,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長說教不僅不能起到正確引導孩子的作用,反而會令孩子對父母產(chǎn)生反感。因此,進行有效溝通的前提就是家長對孩子的充分尊重。采取正確有效的手段,促進孩子和自己的交流。
通過以上分析,我們可以了解到,其實關于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關系是否親密,更多的是取決于家長和孩子之間是否有足夠的情感交流和溝通,比如一個愛撫溫和的眼神,一句親切柔和的話語,都可以促使和孩子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,對幼兒人格、性情的發(fā)展完善起到良好的作用。在此基礎上,家長們再為寶寶選擇一套適合家庭親子閱讀的書籍,有著對“親子互動”專業(yè)的指導,以及家長們對寶寶的愛,相信每位父母都可以成為寶寶面前獨一無二的“紅人”的。